科技陰暗之面-兒童性剝削危機
- 君柔 卓
- 2024年2月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兒童性剝削防制不只是科技公司、平台、國家與社會的責任,家庭與家長更是不該缺席。
1月31日Meta執行長兼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X執行長雅克里諾(Linda Yaccarino)、TikTok執行長周受資出席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科技巨擘與線上兒童性剝削危機」聽證會,針對這些公司未採取足夠措施來擋掉兒童所面臨的網路危險,包括來自性剝奪者的傷害和青少年自殺悲劇。
祖克柏起身轉向家屬們說:「我對你們經歷的一切感到抱歉」並表示Meta 將繼續投資推動保護兒童。
祖克柏作為Meta執行長有社會責任,因此他的道歉確實有其必要,然而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說:「你對這些好人(指在場舉著孩子因兒童性剝削而離世的家長)們所做的一切。」這裡所謂的「好人」或許有我們值得深思:孩子暴露於色情、暴力的網路環境下,做家長的責任義務與位置。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滿足人性的需求,然而無法避不看見人性陰暗之面。
網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對與數位原生世代及其後代,隨之而來是一系列關於網路安全和內容適宜性的問題。
祖克柏的道歉凸顯了一個重要事實:儘管科技公司必須對其平台上的內容管制負責,但當涉及到保護幼兒及青少年免受不當內容影響時,家庭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家長不只是買單提供3C產品外,也有義務責任監控孩子使用網路的情況,以及指導引導他們安全且負責任地使用網路環境。
B小妹尚未成年,透過網路認識已成年的H男並發生性行為,而後被家人發現報警處理,並以嚴厲近乎家暴的方式懲罰她。
在幾次晤談與建立關係後,我好奇的問B小妹:這些性影片網站與情趣商品的路口都會問「你是否已滿18歲」對於未成年有限制⋯我話還沒說完,B小妹說:「按已滿就可以啦!貨到付款還不容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談話中,不只談性平教育、性的好奇與需求,我們也談及家暴與自我認同。即便這是好多年前的一個相遇,但我深深地記得她說:老師,你知道美人魚的泡沫嗎?雖然會消失,但肉體接觸的那一刻我真實感覺到被愛的存在。

不教而殺謂之虐。
在面對與觸及色情、暴力等不良內容,家長僅禁止孩子接觸是不夠的,家長需要更進一步教導孩子如何辨識這些不當內容,並與他們展開討論,幫助他們理解為什麼某些內容的不適宜,以在網絡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境下的拒絕與自保,這些都是數位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必要的「生活」教育。
更進一步來說,「媒體識讀教育」之重要,不該僅是大學通識課程中的選修,也許將成為更早階段的必修。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判斷信息的真偽和價值,識別大眾傳播媒體刊載內容的意圖和偏見,是一項關鍵技能,將媒體識讀教育納入孩子的成長計劃中,從小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家長和整個教育社群及環境應該共同努力,家庭的教育、媒體的自律自重、平台的監督、國家的立法,誰都無法脫離其中,也沒有僅是唯一誰該負起所有的責任。
身為孩子的第一道保護,家長不應該全權推卸責任給社會,當然政府機構和科技公司應當采取措施保護青少年免受網路的負面影響,但家庭提供的愛與教育作用是學校、社會、國家無可替代的。家長如能防範未然,主動參與孩子的網絡生活,建立尊重的溝通渠道,共同面對網絡時代的便利、挑戰與威脅。
能量守恆,尋求愛與被愛亦如此。
當家無法提供安全與愛,當表達自我動輒得咎,
人會向外尋找可以獲得滿足之處,即便那個背後是萬丈深淵。
保護兒童與青少年免受不良網路內容的影響是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共同的責任,需要家長、老師、科技公司、政府、人類共有共識與投入關注,通過加強家庭內的監督與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媒體識讀能力、建立嚴格的網站控管機制與立法,我們可以為「我們」創造一個更安全、更健康的網絡環境,而非僅是「受害者與加害者」的對立與矛盾。
Comments